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杨善洲精神>>事迹展示>>正文
杨善洲一辈子固守的习惯
2016-05-27 10:12   来源:新华网   (点击数)

 

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,一辈子固守着下乡和出差自己交伙食费、公车不私用、不用权力为亲朋办事的习惯。这些习惯看似平凡,却清清楚楚地记录下共产党员的作风账和领导干部的纪律账。这些,经得住考验。

  较真结伙食账

  杨善洲下乡、出差,碰上饭点,大伙吃什么,他吃什么,吃完结账,绝无例外。他不允许别人为自己付伙食费。曾在杨善洲身边工作多年的一位秘书,永远难忘老书记让他拦班车去补交伙食费的经历。

  1986年,这位秘书随杨善洲到龙陵县调研。结束时,在县委机关食堂吃了一顿饭:一碗白菜,一碗蒜苗,一碗酸菜炒肉,外加一碗萝卜汤,费用一共6.5元。秘书去结账,县委书记推辞:菜很简单,我用我的伙食费去冲抵就行了。

  回保山路上,杨善洲突然问起吃饭是否结账,这位秘书如实相告。

  停车,你立刻搭班车回去结账!杨善洲口气不容商量。

  秘书只好下车,拦了一辆公共汽车,回去结了那6.5元的伙食费,可他在路上来回的车票、住宿却花了33.5元。这位秘书一路都在想,这就好像用一只鸡去换一个鸡蛋。

  回到保山,一连几天,秘书想着最后全部由老书记掏钱结的这笔花费,忍不住对老书记说:为了6块多,你又花上33块多,值不值?

  杨善洲接口道:账不能这样算!我们机关干部下乡,这里吃一顿、那里吃一顿,拍拍屁股就走,剩下的账谁去付?最后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!

  不仅在职时,退休后到家乡施甸县领办大亮山林场,杨善洲还是坚持自己交伙食费,每次出差都是大家伙平摊吃饭钱。作为大亮山林场指挥长,22年间,他在林场没开过一张发票,没报过一张单子。

  也许,有人会说,杨善洲太过于较真。但他的较真下,藏着一颗真正的公仆心,这颗公仆心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体恤之情。对于那些习惯于挥霍浪费公款的人来说,杨善洲是一面镜子。

  公车不私用

  私事不用公车,是杨善洲的又一习惯。

  他的家在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,离保山城区有100多公里。时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,回家都是自己买车票坐班车到施甸县城,往下的路当时不通车,他就徒步走回大柳水村。他的理由很简单:回家是私事,不能用公车!

  杨善洲下乡、出差,经常会让人搭乘他的顺风车,唯独自己的亲人例外。他的三女儿有一次从姚关老家到保山读书,正巧杨善洲办完公事也要回保山。她想:这回爸爸肯定会让我搭顺风车了。没想到,杨善洲还是不让女儿坐自己的车。他掏出钱,让孩子去买车票,坐班车回到了保山。

  和杨善洲在大亮山林场共事多年的周波,曾做过7年的林场会计。他清楚地记得,杨善洲的老伴因外出看病,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,事后杨善洲向林场交了370元。

  对于自己的这一习惯,杨善洲这样对人解释:车子是办公用的,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。我当领导有小车用,那些买不起车、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呢?想想这些,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,还想多占点其他的便宜,就太不应该了。

  对人民群众怀有谦卑与敬重,自重、自省、自警,使杨善洲不愿公车私用,不愿因公车私用这一看似平常的小节问题脱离了人民群众。

  公车私用等假公济私的不良现象,说起来是小节问题,却是群众意见大的事。杨善洲公车不私用的习惯表明,加强党性修养,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,是杜绝假公济私的思想基础,这与制度建设同样重要。

  后门紧闭,前门敞开

  每逢有亲朋请杨善洲办私事,他总是说:我手中是有权,但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,在我这里没有后门这回事
杨善洲的大女儿辍学回家务农,乡卫生所、供销社让她去工作,杨善洲不同意。他的二女儿初中毕业后想去参加县上招工考试,但由于户口是农村的,不能报考,就请父亲找找人帮她转成城市户口,杨善洲不同意。后来,二女儿到乡下做了代课教师,通过考试转正,至今一直在施甸乡下小学教书。

  1993年,杨善洲的孙子杨福李到大亮山林场打工,后因受不了山上的艰苦想去外地。按当初他和林场的签约,干不满5年违约要交罚金。林场的人找到杨善洲,为他孙子说情,孩子年少,罚金就算了。他不同意,硬是盯着场里罚了他孙子300元违约金。

  对自己和家人严上加严的杨善洲,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满热情,从不马虎。

  1982年,他下乡了解到瓦马小学校长杨盈昌在不通公路不通电的乡下工作了20多年,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还在农村,家里生活很困难,他沉默了。回去后,他向地委提出,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。不久,当地政府为杨盈昌等一批农村骨干教师的家属办理了农转非

  2007年,一位市民被人打瞎一只眼睛,迟迟得不到合理的救助赔偿,找到杨善洲诉说心中的委屈。把人眼睛打瞎了还能不管?已是八十高龄的杨善洲多方奔走,帮助这位市民讨回了7万元的医药费和伤害赔偿。受助人想请杨善洲吃饭,送他一点礼,他坚决不接受。

  群众说:老书
后门上的那把锁是没有钥匙的,但是他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却揣了一大串!在杨善洲心中,权力是人民的,他只是为人民来行使权力。

记者杨跃萍

 

    
上一条:纪念杨善洲老书记逝世六周年
下一条:让农民在知识上翻身
关闭窗口
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