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化旅游>>人文历史>>正文
见证
——施甸县的发展巨变散记
2017-05-08 17:25     (点击数)

 

我与施甸可算是有缘。退休晚年回第一故乡昆明居住了几年后,又回到第二故乡保山居住,应丈母娘家亲戚诚邀,近日陪老伴驱车拜访其故乡施甸。车辆向施甸县城驶去,干净整洁的村落新舍、笔直平坦的村道等跃入眼帘,好一幅焕然一新的景象。途经三岔河,早年那人烟稀少、农舍散落的印象早已荡然无存,吸引眼球的是灯火辉煌的三馆及其周边刚开业的门前大红贺标,我几乎怀疑我的记忆是否把时间地点弄错了。车窗外景物一晃而过,继续向县城驶去。下车后,放眼望去,城内已是街路纵横,四通八达、楼房林立、商铺鳞次栉比、车来人往、一片繁华景象。  

历史老人不禁拉开了记忆的闸门,我沉浸在回忆的细流中……  

早在62年前,路不通车,我步行来施甸。后来,竟连对象也是施甸人,常往来于保山施甸之间。  

公元1954年“五一劳动节”。一个天朗气晴的早晨,我奉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政治部、文化部和云南省新华书店的派遣,出差保山驻军0061部队(41师)。在晨曦中,我登上了昆明运输公司的一辆客车,前往保山。  

当年,时值解放初期,百废待兴。这辆从旧中国手中接收过来的美国产万国牌老鸦车,年久老化,性能太差。油刹系统陈旧,毛病百出,每行几公里就得停下冷却刹车。离昆后的第三天,途经又陡又长的永平大坡中,刹车失灵了!坐在司机旁座上的我,是头次出远门并且不满20岁的小青年,眼见手刹失灵,脚刹无效,车越来越快,与一辆飞驰而来的军车擦肩而过,几乎相撞。我看在眼里,怕在心里,暗想:说不定,今天可能就“光荣殉职”了!  

幸亏如俗话说的全车人“吉人自有天相” 终于有惊无险,日落西山时分,万国牌总算平安地下完了大坡,停在了简陋的食宿站前。  

有着30多年驾龄,技术熟练的老司机,满头大汗,余悸未消地问我:“吓着你了吧?”“当然吓着了,只是顾忌我一咋唬,后面的乘客乱起来,影响你驾驶我才没出声。”  

当年,车差、路窄、弯多、坡陡。500多公里路,行驶了4天才到保山。  

41师报到后,遵照列宁“没有文化的军队,是愚蠢的军队。”的教导精神,我即按上级布署,先后分赴保山行署所辖内外10县,凡有驻军的地方进行工作。调查了解各部队的文化工作开展情况,牵线搭桥,沟通当地新华书店与部队的图书供应业务往来。并在保山营建部队内试建“无人售书处” 成功。向云南军区和省店作了汇报。  

1955年春夏之交,我欲去施甸了解新华书店图书门市的情况,但因当年还不通车。只得雇马驮行旅,一早跟随马帮沿着东山脚下的马帮古道步行。天公不作美,午后细雨朦朦,泥泞路滑,马锅头穿草鞋把滑,我穿胶鞋,寸步难行,对我这个来自大中城市的青年,可算是一次锻炼和考验。马锅头开玩笑说:“我若穿你那胶鞋,恐怕连摔跤都找不到地方。” 路过关松岭时,他还讲了旧社会土匪在此抢人的往事。当晚我们夜宿小保场。次日早上起程,下午2时许到达施甸街,即当年的保山第五区区公所所在地。  

我举目四望,一条南北向的主街上除区公所较为宽大(也许是没收的地主宅院)外,贸易公司、供销社、书店门市、邮政所等都是一律平房,主街全长估计不逾百米,区公所南端约 15 外是条大沟,两边无住户,甚是荒凉,几条狭窄的岔街,房屋低矮,一所小学、甸阳中学,坐落其间。  

大约是1962年,保山至施甸公路峻工,通车。

[王永声]  

 

    
上一条:施甸人的花街记忆
下一条:如果第二次去壹坤窑
关闭窗口
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