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文化旅游>>施甸旅游>>正文
滇西抗日江防遗迹群
2014-12-16 09:58     (点击数)

(一)施甸隧通桥   

隧通桥,又名链子桥。位于施甸县与永德县分界的勐波罗河上,其地称“葫芦口”,是通往镇康及出缅甸的驿道桥。系清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建。桥呈北——南走向,以10根铁链在两岸悬崖间穿壁悬吊而成。桥净跨30.8米,高8.5米,面宽3.5米。两端桥头各有混凝土过亭一间。北端桥亭之外有当年修桥时留下的摩崖题刻三幅及功德纪略碑两块。   

据碑刻记载,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冬,永昌知府谢宇俊倡议,施甸乡绅杨超然约请本地乡绅赵端、李宝仁、段效孟、尹善等人组成筹修小组,桥鸠工于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十一月初六日,落成于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二月二十六日。谢宇俊因感“铁桥飞跨,长虹高悬,风景又别增一胜”,遂欣然命笔,在桥北石壁上题写了“隧通桥”、“定乱靖边”两幅大字和随感诗一首,并撰写建桥纪略一文,铭记捐资建桥的功业。   

1988年8月20日,位于隧通桥上游15米处的勐波罗桥建成后,随着施甸、永德两县的公路联通,隧通桥停止了使用。   

(二)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   

1942年5月,日寇侵占我国怒江以西大片国土,中国远征军沿江设防,英勇抗击,与日军隔江对峙直至-胜利。施甸县位于怒江中游东岸,保留了大量江防遗迹。本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:大山头炮兵阵地、孩婆山战场遗迹、老渡口作战遗址、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以及望江台、三个山、大蜂子窝、小金岗元、小乌木、二台坡、大红梁子、老兵洞等8个碉堡。   

1、大山头炮兵阵地   

大山头炮兵阵地建于抗日战争后期,范围包括整个大山头地区。主要遗迹有炮车路、石砌炮位、观测哨、掩蔽部和交通壕等。1942年滇西沦陷时是我远征军与日寇激战怒江峡谷的主阵地之一。1944年-开始,又有远征军71军炮兵营和长官部直属重炮团进驻山头,为策应-和摧毁敌松山阵地,提供了强有力的炮火支援。   

2、孩婆山战场遗迹   

孩婆山战场为滇西抗日江防阵地,范围约10000平方米,有战壕、工事等遗迹。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,我惠通桥守军及时炸桥阻敌东进,日军数百人从上游老渡口渡江夺占孩婆山高地松林头,致我守军腹背受敌。危急关头,第11集团军36师赶来增援,连日勇猛冲杀,终将顽敌全部击溃,并由此将日寇扼阻于怒江以西。   

3、老渡口作战遗址   

老渡口作战遗址为滇西抗日江防阵地,主要包括渡口旧址和当年敌我争夺的战壕、工事等。1942年5月初日军沿滇缅路占领龙陵县境,遭我惠通桥守军断桥阻击,于是改从老渡口过江东侵。5月6日我11集团军36师从保山赶来增援,经4天激战,终将日军击溃,保障了东岸的安全。   

4、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   

小团山高炮阵地建于1944年,地控惠通桥东岸防空要点,现存遗迹有防空壕和高炮炮台等。中国远征军-松山、龙陵期间,美国盟军为保障我惠通桥后方供应线畅通,曾在这里驻扎一支高射炮部队以防日军飞机偷袭。   

5、望江台碉堡   

望江台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北南20余公里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6、三个山碉堡   

三个山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腊勐老渡口江面及西岸10余公里的公路交通。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7、大峰子窝碉堡   

大蜂子窝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腊勐老渡口以上至潞江坝10余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8、小金岗元碉堡   

小金岗元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滇缅公路惠通桥下游十余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9、小乌木碉堡   

小乌木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惠通桥下游至何元攀枝花渡口之间20余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10、二台坡碉堡   

二台坡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71军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攀枝花渡口北南10余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11、大红梁子碉堡   

大红梁子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打黑渡北南10余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12、老兵洞碉堡   

老兵洞碉堡,为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江防部队修建。其地居高临下,可俯控打黑渡北南数公里的怒江江面,是当年远征军与日军隔江对峙的重要江防工事之一。   

13、施甸惠通桥   

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,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,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。高山峡谷之间,江滩险恶,素有“天堑”之称。桥倚悬崖修筑,呈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。桥身总长123长,桥面宽5.67米,墩高30余米。   

惠通桥峡谷

随着时代的前进,惠通桥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。1974年6月1日,云南省公路工程处经过四年多的勘察、设计和施工,在惠通桥下游400米处,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桥———红旗桥。桥全长200余米,主孔净跨116米,两岸石砌引桥净跨各27米。桥面平坦宽阔,客货车辆可数辆对开,   

大桥造型美观,结构坚牢,是现代建筑科学与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完美结合。   

而今,人们每到桥边,总难抑思今缅昔的万缕情思,老桥悲歌,新桥壮曲,如江水不息,悠悠常流。   

    
上一条:擦亮怒江大峡谷养生旅游品牌
下一条:姚关旅游小镇
关闭窗口
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