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杨善洲精神>>事迹展示>>正文
他带头不搞特殊化
——记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
2014-12-18 16:27     (点击数)

今年5月,在云南省昌宁县城到翁堵公社的公路上,有几位石工正在修一座涵洞。突然,一辆北京吉普停下来,一位50开外的中年人下车后走到石工中间,和大家一起抬石头,砌涵洞。他见一块石头打得不平整,就从工人手中接过工具,叮叮当当地打起来,不一会儿,一块带有好看的芝麻型花纹的石头打成了,石工们禁不住啧啧称赞。     

这个打石头的人,就是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。无论是看派头,还是看衣着,杨善洲都不象一个“官”,倒象一个农民。到了农村,他和社员一起劳动,犁田耙地,样样在行,而且还是一个嫁接果树的好手。他随身带着一把嫁接刀。全地区不少社队都有他嫁接的果树。今年夏天,他到保山县大官市大队,恰好碰上他前几年给大队果园嫁接的水蜜桃正在收摘。管果园的社员听说他来了,就从他嫁接的桃树上摘了一些桃子,请他尝鲜。杨善洲说:“要摘就多摘一点。”那个社员又去摘了一些来,他用秤一称,刚好5斤,就掏出钱来,要付给那个社员。那个社员不肯收钱,说:“这是你自己嫁接的树,还付什么钱!”杨善洲认真地说:“嫁接归嫁接,付钱归付钱,你不收钱我就不吃了。”最后,那个社员拗不过,只得收了钱。杨善洲这才把桃子拿来请大家吃。     

杨善洲从不搞“试吃”、“试用”这一套。今年,保山地区小麦丰收,调运不出去,储藏发生困难。地区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酒,获得成功。酿出来的第一批酒,他们送了一些给地委领导同志“试喝”。杨善洲知道后,规定:白送的一口不尝,付了钱的可以喝。他首先掏出钱来,送到粮食局,然后才收下酒。     

杨善洲从不利用职权揩国家的油,占公家的便宜。他家住在离地委110多公里远的施甸县姚关公社。有时,因私事请假回家,杨善洲都是自己买客车票,不让办公室派车接送。     

杨善洲从1953年担任区委书记起,先后担任过县委副书记、县委书记、地委副书记,1977年又担任保山地委书记。他经常在农村跑,有时回来晚了,误了机关食堂吃饭时间,又不想麻烦炊事员,便吃点干粮或到街上去吃。为了照顾他的生活,组织上几次决定把他老伴从原籍调来保山。省委组织部还派人找他谈了话。可是,他就是不同意。至今他一家人仍在农村,老伴在队里当放牧员,大女儿和招上门的女婿在生产队里当社员,他仍旧一个人住在办公室里,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,起早贪黑地工作着。     

 

《人民日报》 1980.10.29     

新华社通讯员    阳举文   新华社记者  刘远达 (本报有删节)     

    
上一条:公仆的正气
下一条:杨善洲的故事:老书记发火
关闭窗口
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