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杨善洲精神>>事迹展示>>正文
荒山变绿情未了
——访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
2015-03-23 16:40     (点击数)

云南省施甸县县委书记尹成文告诉记者,这个县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3%,大大的改善了生态环境,防止了水土流失。而这一切,就是原地委书记杨善洲扎根深山10年,创办大亮山林场,造林5.6万亩,在全县掀起造林高潮以后形成的。       

到离县城50多公里的大亮山林场,出峦起伏,郁郁葱葱,路两旁大碗口粗的华山松已遮天蔽日。如果徒步行走,从日出到日落也走不出这片人工林。       

当我见到杨善洲时,从他身上已找不到当年地委书记的影子,一身蓝色混纺布的中山装污渍斑斑,一双布鞋沾满了泥土,黑红的脸膛,瘦小的个子,身体硬朗,呈现出坚毅的气质。我问他:“本来省里决定你退休后去昆明安享晚年,你为何偏要进山造林?”他说:“我在当地委领导期间,就有改造荒山造林的愿望,要在施甸植树造林上闯出一条新路。退休后我才能有时间了却心愿,这是一;二是山里空气好,干点活,能活动筋骨,既为国家创造财富又健康长寿。”       

杨老现年72岁,1988年退休后就来到大亮山,和附近3个乡、10个村公所的农民合股,又把原黄泥沟林场合并,荒山总面积为5.6万亩。开始造林时,无路、无电,一切用品和树苗全靠人挑肩扛。住的是茅草棚,喝的是山泉水,冬天冷,夏天热。杨老和工人们一样劳动,到了晚上别人睡了,他还要点上油灯,思考着规划、工作安排。如今他们修了18公里路,架通了电,盖上砖瓦房,养猪、种菜、办食堂。造林5.6万亩,已成林2.5万亩,种茶叶700亩、水果50亩,并建起了茶叶初制所。困难已成过去,林场已发展壮大。由于林场改变了模样,给附近农民带来了方便,生产、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大面积的造林绿化,周围的生态环境、气候、作物生长期都发生了有利的变化。经济效益更为可观。单林木一项,十几年后,5.6万亩华山松价值3亿多元。对这巨大财富,杨老说:“我是义务承包造林,钱财分文不取。”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国老年报  张凤柱 1998年12月       

    
上一条:青山不老松
下一条:为大地披绿缀红
关闭窗口
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